魚塘養魚水中的溶解氧一般來源于浮游植物的光合作用、大氣中擴散溶于水中的氧、人工機械增氧三種途徑。魚類耗氧與魚的種類、年齡、體重及活動水平有關,同時與水體溫度、溶氧、二氧化碳、pH值等因素有關。那魚塘養魚為什么會出現缺氧情況?下面我們來深入了解。
光照
影響魚池溶氧變化的因素池塘水體變化影響由于光照強度的影響,一般白天池塘的上層水體光照強度較大,浮游植物光合作用就強,溶氧就高;而下層因光照強度減弱,而且由于熱阻力,上下層水體不易對流,溶氧就越低,尤其是高溫季節上下層水溫溫差大,底層水體溶氧微乎其微。
溫度
水體中的溶氧水平在晝夜間變化較大,夜間水體上層水溫隨著氣溫的下降而逐漸下降,密度增大,從而產生密度流,中下層水體溶氧慢慢補充,而上層溶氧則逐漸下降到凌晨會降到最低水平。
另外同一池塘在不同風力風向的影響下,水體溶氧也處于不平衡狀態。白天下風處由浮游植物產生的氧及從空氣中溶入的氧總比上風處多,并且風力越大,上下處溶氧含量的差別越大。夜間則相反,因夜里下風處浮游生物和有機物比上風處多,導致夜間耗氧量大,所以上風處溶氧比下風處多。
氣候變化
與季節與氣候也密切相關,特別是夏秋季節,水溫較高,投餌量增大,由于魚類的排泄物與殘餌的積累,導致池塘下層水體溶氧很低,水和底泥中的微生物、浮游生物等因缺氧新陳代謝受到抑制,導致底層溶氧處于非常低的水平。此外,梅雨季節光照強度弱,水生植物光合作用差,也容易引起水體缺氧。同時,就天氣來說,如夏季傍晚下雷陣雨,天氣轉陰,或遇連綿陰雨氣壓低、風力弱、大霧等,或久晴未雨,魚類吃食旺盛,水質濃,一旦天氣變化,均可引起缺氧,尤其是夏季有時天氣變化比較劇烈,極易造成水體溶氧發生較大的變化。
天氣變化影響預測判斷缺氧的技巧看天氣:根據天氣預報和當天天氣情況預測,如天氣驟變時或連綿陰雨時,就要注意缺氧問題的發生。
上一篇:循環水養殖中魚類投喂飼料的小技巧
下一篇:黃條鰤高密度養殖技術
聲明:部分文章內容、圖片、音視頻素材來源于互聯網收集整理,如侵犯了原著者權益,請聯系我們刪除。文章分享目的僅供大家學習與參考,不代表本站對其內容(觀點)正確性的完全認可!如有相關項目需求,請聯系我們并以具體溝通為準!